稻盛先生说:为了实行筋肉坚实的经营,不仅要降低与生产量相关的原材料费等变动费用,而且要尽量降低固定费用,借此提高利润率。 销售最大化,费用最小化,借此以达到利润最大的目的是每一个经营者的最理想状态。那么费用最小不仅要在原材料和日常费用上下功夫,降低固定费用也是一项重要指标。在企业运营中尤其是生产型企业经常会购进价格昂贵的机械设备,这就使固定费用大幅增加,导致经营体质削弱,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另一方面在固定费用中员工工资也是占比很大的支出,这就要求我们经营者做好工作,让员工充分理解,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体质,共同把公司经营的更好。
稻盛先生说:盘点工作不应只委托别人,经营者自己也应该去做,亲眼看,亲手摸,与有关人员一起到仓库检查巡视,指示员工:“这东西三年了都没卖掉,扔掉吧。” 经营者真的能这样的认真对待,才算做到筋肉坚实的经营,也就是陶瓷石块论的真正含义。其实,这是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我们把自己当作高高在上的老板,从来不会去仓库参与盘点,那么我们就不会了解现场的情况,有些无用的东西会一直被视为资产、蒙着灰尘搁在仓库里,他还会增加利润,还要缴纳所得税。并且占着地方还要支付仓库租金,还需要财务人员记账,还有有库存管理人员,甚至还占用资金,总总因素都告诉我们一定亲自参加盘点,把没有用的东西扔了吧。
稻盛先生说:现场的技术人员总想引进新设备,我却总是坚持“机械设备,如果二手货顶用,就用二手货。”即使有性能优良的新机器,也不允许轻易购买,把现有设备用好。 京瓷那么大的公司在办公家具和机器设备的使用上还是选用二手的,我们为什么要不好意思呢?面子问题有那么重要吗?毫无意义的引进进口设备,只增加了固定资产的价值,进而导致固定费用增加,利润随之下降,既不能提高效率也造成资金的浪费。所以对于我们中小企业来讲更要节约资源,在固定资产的选购方面要采用这样的原则:能租就不买,能买二手的就不买新的,只要能满足要求就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健康发展。
稻盛先生说:经营者必须塑造一个没有赘肉的、筋肉坚实的企业。我用“彻底地实行筋肉坚实的经营”这句话来表达。这是我的会计学的精髓。 不管是谁,都希望自己看上去比实际更好看,不论哪个企业都希望有实力、有发展、能成功。那么,怎样的发展呢?健康持续的发展!这就要求企业经营要时刻关注是不是有了不必要的设备投资,是不是浪费了原材料,是不是费用支出过大,是不是人员浪费严重,是不是有投机行为,是不是产品严重积压,是不是为了多买少算而购买了无用的东西,原来彻底的实行筋肉坚实的经营有这么多的要求,要关注这么多层面。想要经营顺畅就从这里开始吧!
稻盛先生说:不管付款还是收款,都要一一对应,这样才能做出可靠的会计资料。 老先生说一一对应要非常的严格,即使对方是付款也必须分清楚是哪一笔交易的实际金额,不可有丝毫差异,如果是多或者少,老先生是坚决拒绝接受回款的。这也是京瓷那样规模的公司一直有着良好企业行为的主要原因。我们现在学习稻盛哲学和实学就要从点滴做起,从一一对应做起,从起步阶段就要有这样的理念和目标,从经营者做起,率先垂范从行为和思想上一一对应,在经营中更要坚持一一对应。
稻盛先生说:不只是顺利时说漂亮话,在困难时也会坚持公正公平,我信守原则,请相信我。 这句话让我想到我的客户,很多老板在找到我时都会说,我要按章纳税,该交的都交,绝不少交更不能偷税了,到了年底他们又会找到我,能不能少交点啊,账面资金紧张。再说今年也交了不少啊,怎么做能少交啊。其实很多经营者再经营过程中没有注意一一对应的基本原则,票据收集不完整,很多成本费用没有发票,我虽然记账了,但是年底要做纳税调整,调整增加的部分并入利润总额缴纳企业所得税,其实很简单,就是所有业务都要取得正规发票,这样既规范又能合理交税,所交税额还要少很多。正规经营合理交税不是一句漂亮话,是必须实实在在的做到。
稻盛先生说:表面上看来,每项交易似乎都依据事实处理,但因为销售和进货没有一一对应,每个月都起伏波动。无论会计如何努力工作,如果不依据一一对应原则,就会出现错误的数据,据此作经营判断,就有可能将公司导向错误的方向。 这是京瓷公司的经历,我们又何尝不是呢?在我接过来的帐就经常有销售和成本不对应的,有的企业由于是定率征收所得税,会计在记账时把没有取得正规发票的成本和费用都不计入账上,这就导致利润不准确,直接后果就是经营者不能以此作为指导经营的依据,还有更为严重的影响就是利润总额过大,在企业发生股东变更或者注销时要按照利润总额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没有一一对应后果比比皆是,还有的企业为了少交税少记收入多计成本,更有为了得到银行贷款或者企业投标多计收入少记成本,这样的恶意模糊事实、串改数据的行为会使员工心生厌恶,有了这种不一一对应的发生,数据就不会有任何指导性作用,企业没有正确的数据做支持必将不会成功。
稻盛先生说:“一一对应原则”,不仅作为会计处理的方法必须被严格遵守 而且它还规范了企业及其员工的行为,在实现玻璃般透明的经营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从内部看还是从外部看,企业及员工都不能有舞弊的行为。 一一对应的原则是这七条的第二条,是并列于以现金为基础的经营原则的一条重要原则,并贯穿于整个经营过程。和双重确认的原则还有玻璃般透明经营的原则一同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用一一对应的原则规范员工的行为,同时也规范着经营者的行为,比如一一对应也告诉我们经营者的说和做一一对应,即知行合一。也就是企业、老板、员工都不能有舞弊的行为。为透明经营打下来基础。这样数字就能如实反映经营实况,使公司的所有数字都真实可靠。让员工信任进而成为企业的主人。
稻盛先生说:赚到的钱哪里去了?经营者每次看结算报表时都要在心里追问这个重要的问题。 经营者大多认为有了利润就是有了钱,可以支付各种需要,可是实际情况却不是如此。资金不足,甚至周转困难,为什么呢?因为他不是以现金为基础的经营,而是以利润为基础的经营,其结果必然不同,我们一定要注意。企业经营活动所获的利润其实就是现金最大的来源,所以利润和现金的差异越小越好。如果利润很大但是却是应收帐款,把应收帐款变成现金是要付出成本的,也许还不会变成现金,都成为了费用。其结论就是经营者要时刻注意赚到的钱去哪儿了。
稻盛先生说:相扑比赛在土表正中时,就使出招数,与被逼到边缘时同样的紧张感决一胜负。这句话用到财务上,就是“早作努力,不要到头来整天为筹钱而担心,要创造安心工作的条件”。 这和松下先生的水库式经营是一个意思,就是运用一个比喻告诉我们经营要有余裕,在有回旋余地的正中央就要竭尽全力,并有强烈的愿望,不论经营有多么困难都要保证有充足的现金,这样就可以用于研究开发和新设备投资,还可以保障员工的生活和股东的利益。不然的话,即使有新事业和扩大生产的机会由于没有足够的现金也难于实施。所以,要做到以现金为基础的经营,不断积累资金,使您的企业稳步发展。
稻盛先生说:不要等待通过各种会计程序计算出的纸上的“利润”,而是根据手上确凿无疑的现金来执掌经营之舵。当然,作为现实的问题,结算利润也极为重要。这样的话,就需要尽量消除夹杂在会计上的利润和手头上的现金之间的东西。 经过财务人员的努力,终于计算出了利润,用以对经营进行评价和判断,并且采取对策,改善经营。可是有了利润并不是现金,要随时知道自己手里有多少现金,能做怎样的投资和支付,这就告诉我们要同时关注现金和利润,企业经营一定要有经营成果,最好成果全部是现金,就是这两项越接近越好。销售产品和服务要以能收回现金为主,应收帐款再多还是有风险,收回现金才是硬道理。
稻盛先生说:收支计算并不需要高深的会计学知识,人人都可以自然领会。生产产品,卖给客户,收钱。从中支付各项费用。利润就是支付了所有费用后剩余的钱。 这一段正是给一提到数字就头疼的经营者说的,其实真的就是这么简单,我们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不应该自己给自己设置障碍,认为很难,很专业,其实是只要用心谁都能会,并且是逐渐熟练使用的工具,它能在经营中培养人才,它是企业文化的体温计和血压计,用好这个工具就能指导经营,还能使您的经营得到有效的改善,经营者在最初建立企业时就已经设想了收入、支出、和利润的比例,才开始经营的,这就意味着您是懂会计的。
稻盛先生说:急速发展的中小企业 因为它们缺乏迅速、明确反映企业实际情况的会计制度,只会作笼统账,以至于导致经营判断错误,最终资金周转不灵,走进死胡同。 判断企业是否面临倒闭,就要检视其借款的偿还期。也就是说一间公司是否正面临倒闭危险,往往取决于该公司能否偿还其借款。因此检验公司经营状态时,也会观察其背负的借款金额大小。至于与借款金额是否过于庞大,则会和公司的营业收入做比较后再行确定。当借款金额比净利高出许多时,公司将可能无力偿还而导致破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资不抵债。相对的,即使乍看之下借款金额不小,但只要公司收益来得更高,就会有较多的现金流入,这说明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有一定的支付能力,能够偿债,因此走向倒闭的可能性就会较低。
稻盛先生说:“以现金为基础的经营”,意思就是把焦点放在现金的流动上,依据事物的本质,实事求是地经营企业。 我们学习如何判断一间公司的财务是否健全。这个时候就要检视所持现金。当手中可用的现金越来越多时,偿还负债的能力就会越高,当然也可视为稳定性相对较高的公司。在进行分析时,应该注意该公司相较于所背负的负债,手上共有多少可供使用的现金,而且还需要特别注意必须和负债当中的借款进行针对性的比较。
稻盛先生说:经营者对会计要充分理解,让结算表能够清晰地表达经营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经营者懂会计,平时就能指导财务人员。只有经过这样的努力,经营者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经营。 这就要求我们经营者了解财务报表,首先收益性可表示一家公司是否获利,而其本质在于公司收回账款的状况,而非公司资金的支出。另一方面,稳定性则用于判断公司是否有倒闭的危险,也就是其是否拥有足够的偿还借款的能力。由于进行事业活动需要资金,因此资产负债表会用来表示该资金以何种形式调集或周转。如果从外部借入即会形成负债,而股东出资的现金则为资本。并计入资产负债表的右侧。公司会运用所调集的资金来从事各种商业活动,而运用资金的模式主要分为两种。其一是将支出的资金计入费用当中,并且表示于损益表中的支出费用。另一种模式则是计入资产负债表的资产当中。用于公司活动的资金在计入支出费用前,将会以资产的形式存在于资产负债表左侧。而当资 金因进行活动而支出时,则会计入损益表的支出费用当中。最后,依据公司进行活动的结果,将所收回的款项以销售收入形式计入损益表。资产负债表会显示公司如何调集资金进行活动,亦可视为显示资金用途的报表。而损益表则用来显示该资金用于何处,以及显示所投入资金的回收情况。这些都是经营者要了解的。
稻盛先生说:增加销售额的同时还要降低费用,这不是随便就能做到的,这里需要智慧、创意和努力,利润只是作为结果产生出来。 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实在是不容易,经营者一定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那么就是要增加销售额,在增加销售额的同时,如果能不增加费用,或者费用保持不变,最好是费用还能减降低。是这样的,但是怎么才能做到呢?首先要哲学共有,让全体员工有共同的目标和使命,并且要心甘情愿的付出努力去达成目标,为公司尽全力,认为自己就是公司的经营者,公司就是自己的家,家好我才能好,公司利润最大化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我要为费用最小尽力,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无论是办公用品,笔或者本或者纸,出差选择的交通工具和酒店,每一滴水每一度电,电脑及显示器电源的及时关闭,节日福利的实用性和节俭程度等等都是员工自发的行动。这么做的结果就是费用最小,利润最大。
稻盛先生说:因为我总是不断思考会计的本质,所以当实际结算的数字与我的预计不一致时,我马上要求财务人员做出详细的说明。我要知道的,不是会计和税务教科书上的那种说教,而是会计的本质,以及在其中发挥作用的原理。 老先生是在追求会计本质的过程中总结出会计七原则,而我们的经营者在遇到财务困惑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有没有追问本质?算了吧,反正有会计帮我做,我只要知道挣多少钱就够了,这就是我们的想法,甚至认为我自己心里有数,会计记账应付税务局就可以了,那是什么呢?老板自己拍脑门估算盈亏,认为公司是自己的,就是左兜揣右兜的事儿,税务局怎么规定的就让会计去做吧,很自然的会计也就只做给税务局看,所提供的数据信息对企业经营毫无帮助,这就完全违反了老先生说的按照原理原则经营,这样的经营一定不会成功,我们必须做到用数字经营企业,要正确定位会计的重要性。
稻盛先生说:对于面临的每一个问题,我都会想:“对,必须这样做才对!”我决心用自己内心认可的正确方法开拓前进的道路。我决心恪守原理原则,就是说,在世人公认的、正确做人的基础之上展开经营。 其实做人的准则谁都有,只是在生活中慢慢的失去真我,内心不再纯粹,被覆盖了厚厚的灰尘,做事变得没有原则、没有方向、没有诚意、没有规矩,经营企业更是使手段,用心眼,不是诚信经营,产品没有生命力和价值,所以经营不可能成功。老先生告诉我们的经营中应该运用的会计原则就是现金流经营原则、一一对应的原则、筋肉坚实的经营原则、完美主义的原则、双重确认的原则、提高核算效益的原则、玻璃般透明经营的原则。我们只有依据这些原理原则经营,企业才会稳步发展。
稻盛先生说:在我自己的经营哲学——追求做人的正确准则——基础之上,确立了“会计的原则”。可以说这是京瓷和第二电电成功的重要原因。 从这一段我们可以理解为企业成功的原因,首先是有哲学基础,就是在全体员工中哲学共有,以我为首确立正确的做人准则,凡事以作为人何为正确为判断基准,也正是在不断追求原理原则的过程中,运用正确的会计原则在企业管理中贯彻到底,经营者要严格遵守原则,做到率先垂范,根据原则做出各种行之有效的制度,并且坚持督促原则和制度的落实情况,以使所有员工能够接受和遵守。如果您能做到这样,您的企业也会向着成功迈进。
稻盛先生说:在这个挑战性的系统中,费用项目一清二楚,便于管理,结果就是彻底地削减成本。用这个方式,制造部门作为创造利润的主角登上舞台。 这就是阿米巴经营的理念,在每天的生产或经营过程中,细分每一笔费用,细分到部门、细分到产品甚至细分到人,这样每天所有人员都看到这一天的经营结算损益,看到费用细项,还有就是在阿米巴人人都是经营者,这时所有人就会反省哪项费用多了,明天应该做怎样的改善,每一个人都会做到这样,成本费用是不是一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费用做到最低正式经营的原点之一,利润自然随之增加。创造高收益是最终目标。
手机:15640071267
地址:沈阳市大东区南卡门路4号10楼(彤利紫竹茗郡)